找到相关内容230篇,用时6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大师十念记数念佛法及与其它摄心念佛方法的比较

    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,在昔宏净土者,尚未谈及。以人根尚利,不须如此,便能归一故耳。(印光)以心难制伏,方识此法之妙。盖屡试屡验,非率尔臆说。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,令耳。所谓十念记数者,当念佛...送舟于灵岩为住持时,得大师开示念佛之法,须在心中记一句至十句数,十句再十句,十句再十句,常时如是,不用数珠,若以珠计百千万则可;舟即依教奉行,果然与前数十年,如一敌之难,若有所释,如是自觉可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61263498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六章

    净业必无不成。如此修行,且能发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之菩提心,必往生上品。永明大师言:“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;阴境若现前,瞥而随他。无禅有净土,;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”故说一乃至百...《念佛是一种幸福》  念佛为求保佑,是一种迷信;念佛为求寄托,是一种信仰;念佛为求清净,是一种压抑;念佛为求开悟,是一种痛苦。那么念佛为了什么呢?缘放下,了无所求!  不把握此生,只求往生,便是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663705.html
  • 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浅探

    观经》为演绎此经之观想行,小本乃此经之缩写,《往生论》系集此经之精华。净宗行人,于此大经宜谛观审思,决志修持,必定“”。然而今世“念佛如牛毛,往生者如麟角”,此何故?未渎此经,不知弥陀因地...称为佛。换句话说,佛就是彻底觉悟人生真义,又能唤醒别人觉悟人生真义的‘先知先觉’者。说者即口音宣演,讲经说法。此佛说者,系能说之,即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也,起说不同,凡有五种:一佛自说,二圣贤说,...

    智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563754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8)

    山外系有晤恩,居士中有杨杰、王龙舒、王古等。延寿(904-----975)有四料简云:“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错路,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。无禅有净土,,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...)在庐山结白莲社,集一百二十三人于弥陀像前立誓,共期西方。是以后世奉慧远为莲社初祖。慧远既立般若台以奉弥陀像,所念佛必定是实相念佛法门。这从其所作念佛三昧诗序中可以知其梗概的。一百三十年后元魏昙鸾(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964556.html
  • 憨山大师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

    ,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,对子精神空虚的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就有很大的吸引力。  憨山太师在《化生仪规》中说:  所谓,最是稳稳当当,一毫不错之大法门也。祖师云,唯有径路修行,但念阿弥陀佛。 ...西山之后,就来到了五台山。他依据《清凉传》的记载,一一游礼了五台山的名胜古迹,且取“憨山”为号,并留下了“遮莫从,聊将此息机”(同上)的诗句。到冬天时,他“以不禁冰雪苦寒”(同上)而返回了京师。在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5166770.html
  • 摄净归禅与摄禅归净——中国净土宗发展历程探析

    双修,以彰圆妙。”[10]为了劝导人们修行净土法门,他做四料拣,即“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(一作错)路;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;无禅有净土,;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;...。  袾宏作为净土宗的八祖,给的印象是专弘净土,其实并非如此。袾宏同时还是一个非常有为的禅僧。这一点,我们可以从袾宏的经历中看出来。袾宏出家后,四处行脚,并得到了笑岩德宝的教诲,德宝告诉袾宏要老实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3868905.html
  • 一元多重心物观(27)

    法门的胜处,永明廷寿大师所谓「」,当非欺人之语。  念力愿力及业力  持名念佛虽属意念活动,但是念不离心,心不异佛,心口相应,日久功深,自入念佛三味。《天台十疑论》说:  一切诸佛悉皆平等,...,无遁其形,了了分明,追根究柢,能念所念,无所从来,无所从,幻有实无,法皆空。念佛法门亦应作如是观,方能出有入空,证入唯心净土,否则心外求法,能昕对立,难入真空,纵有深信切愿,与净土相应,也只能...

    李杏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281174219.html
  •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——中国净土思想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

    错)路;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;无禅有净土,;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;现世为人师,来生为佛祖。无禅无净土,铁床并铜柱;劫与千生,没个人依怙。”   延寿的...二乘自私自利,只求自我解脱,没有体现佛的大慈大悲。三是有一些无赖恶人,破坏了佛的盛德。四者颠倒善果,破坏梵行。五是单独依靠自力,无佛的外力加持。由于以上这些原因,导致修行路上的困难很大。“譬如陆路,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278763.html
  • 略论净禅双修于现实生活中的特殊性

    禅净双修之准则,为修行人确示之要道。   四料简:   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,现世为人师,来生作佛祖。   无禅有净土,,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   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跎,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。   无禅无净土,铁床并铜柱,劫与千生,没个人依怙。   此永明四料简,乃为大藏之纲宗,持之龟鉴,但先须认准如何是禅,如何是净;如何是有,如何是无,然后逐文分剖,则知字字得当,...

    弘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882148.html
  • 密宗断惑论

    虽然净土宗是“”,但是若信根不具足,则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最起码条件已经失去,依然生西无门,藕益大师云:“往生与否,全凭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低,乃依念佛之深浅。”因此无论修显或学密,只要是具备...相违之义。《净土资粮》云:净土宗及密宗均为果教,从果起,故称易行道。”及“就我所见,两者咸为无上殊胜究竟方便妙法,行者只需发菩提心,随修一门,皆有所成。”圆瑛老法师云:“密净兼修好,。” ...

    索达吉堪布著

    |密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93310212.html